共谋“十四五”升维发展大计
前不久,新鲜出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全面建设健康中国指明了方向——打造「顶天立地」的医疗卫生大格局,建设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打造政产学研医融合创新体系,提升医疗整体高精尖能力。
沿着国家顶层设计,国家工信部、卫健委相关领导、全国核医学顶尖专家以及产业界创新力量齐聚黄浦江畔,召开「产医联核,云领未来」——两部委先进医疗装备应用示范项目阶段性成果汇报暨2021分子影像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共同为中国核医学未来五年发展谋篇布局,谈机制创新、论产医合作、探学术前沿,规划未来的发展愿景与实施路径。
过去十年,是中国核医学发展的黄金十年。国产设备从无到有,实现从跟随到并跑再到领跑、精准诊疗稳步发展、学科建设快速推进的跨越式发展。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未来五年,中国核医学将迎来全面加速、升维发展的大好时代。如何持续推进肿瘤精准诊断、诊疗一体化、新药研发、医学转化、产业转化等高精尖领域发展?如何共创分子影像融合创新生态,让中国核医学屹立于精准医疗的世界之巅?
会上,行业顶层规划者、融合创新体系的搭建者与探路者,激荡思想,观点交锋。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说道:“先进医疗装备应用示范项目是两部委打通创新链与应用链、加速产业化进程的重要项目,我们将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企业为主体,打好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和医疗服务精准化攻坚战,推动中国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齐贵新
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齐贵新说道:“国家高度重视先进医疗装备的发展应用,两部委积极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加快实施先进医疗装备应用示范项目。中山医院和联影医疗是医工协同创新的典范,充分展示公立医院和优势企业的责任和担当,这一经验和做法值得充分肯定。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说道,“作为最早一批中国人自己筹建、运营的医院,中山医院有着深厚的民族情怀,有责任和义务推进民族高端医疗装备的制造、发展和应用。在过去近七年时间里,在工信部与卫健委的指导和扶持下,中山与联影医疗展开了深入合作,形成「中山-联影」模式,希望这一模式能够复制到更多医院,为医疗产业的中国智造提供支撑,最终赋能科技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顾建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顾建英说道:“作为国内最早的国产品牌应用示范医院之一,中山医院自2014年就深度参与了国产先进医疗设备研发、创新与应用,共同推动高端医疗设备实现国产替代,技术与国际并跑,甚至超越国际品牌。未来,我们希望继续以医院为纽带,连接产学研医力量,大力发展中国人自己的高端医疗设备,造福患者,真正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赵自林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赵自林说道:“近年来,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迅速,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水准甚至实现超越,这背后离不开大医院和大专家们对改进、完善、提升产品技术的大力支持。先进医疗设备应用示范和医工融合的模式,对支持国产医学装备产业发展、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减少医疗成本意义重大。”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说道:“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坚持与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转变」,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联影医疗是我国医疗器械领域转型发展的排头兵,未来应继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持续发挥旗帜引领作用!”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思进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思进说道:“核医学是提升我国医疗整体精准诊疗能力和水平、助力癌症防治、缓解民生痛点的重要领域,要实现破局发展,必须加速推动建立产学研医协同生态。”
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前任会长王铁
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前任会长王铁说道:“十年前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大多依赖进口,现在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并引领行业创新,这十年间的巨变值得我们每个国人骄傲和自豪!也激励我们继续产医携手,打造更先进、更高端的国产医疗设备。”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李亚明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李亚明说道:“作为联影医疗第一款PET设备的专家组成员,当年共同探讨定义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数年来,我有幸见证了国产PET-CT从诞生、到随着一带一路实现国际破冰、再到进驻以严苛著称的日本、欧美市场。相信通过政产学研医的协同,中国高端核医学医疗设备一定会在未来展翅高翔,为全球健康贡献中国力量。”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说道:“站在「十四五」规划的起点,政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被提升到全新高度。作为医疗科技企业,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面向未来,联影医疗将持续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为行业提供先进的高端医疗设备和技术支撑,同各界一起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加速前瞻科研探索,共同为健康中国、健康世界贡献力量。”
要让高水平、高质量的诊疗服务辐射更广阔的地域与人群,助力区域医疗资源的均衡与扩容,依托联影医疗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医疗平台,打通国内核医学诊断、质控、教育、科研,中山医院与联影医疗共同孕育「联核」云平台,共建分子影像远程互联融合创新中心,实现核医学的远程诊断、会诊与教学培训,把中山医院核医学科的专家资源、专业优势辐射至更多的基层医院和民营医院,带动区域肿瘤精准诊断及临床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见证「联核」云平台发布仪式的领导与嘉宾: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齐贵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顾建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赵自林、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侯岩、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秘书长李志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石洪成、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
见证分子影像远程互联融合创新中心揭牌的领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顾建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石洪成、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谭国陞
分子影像远程互联融合创新中心成员授牌仪式成员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沧州市人民医院、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授牌嘉宾: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前任会长王铁、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李亚明、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汪静、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徐白萱、中国核学会放射性药物分会理事长杨志、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樊卫、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副会长徐浩、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副会长马庆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副总编丁虹、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石洪成
未来,「联核」云平台将集聚全国更多专家和学会专业资源,通过云端快速辐射到各级医院,推动先进医疗技术、服务模式、管理方法的普及,最终惠及更多患者。
「十四五」规划战略性地指出,要实现临床医学突破、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需构建政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过去几年,联影医疗与中国顶级医院及专家相倚为强,共同磨合、探索出一套产医协同创新具体模式和方法。在早期产品定义阶段,医院专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国产设备提供临床需求及建议,加速研发进程。产品面市后,医院为国产设备提供临床应用的土壤,产品得以不断打磨优化,甚至超越国际先进水平。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如何打造政产学研医融合的创新生态,将创新的模式、方法推向全新高度?会上,这群融合创新体系的先行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汪静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汪静说道,“核医学要学术立科、科研强科,首先要有临床需求为先导,以创新的思路为引领,以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为保障。现在我们中国有了自己的高端核医学设备,配合好的探针进行研发,可以为国际核医学领域带来更丰富的成果。”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石洪成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石洪成说道:“近年来,我们与联影医疗进行产学研医深度协同、并肩创新,引进世界首款Total-body PET-CT uEXPLORER探索者、「时空一体」超清TOF PET/MR等联影医疗先进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索,5年来,团队已完成近万例临床验证,在国际著名SCI期刊上发表113篇科研论文。未来,希望将「中山-联影」这一创新的模式和方法复制到更多区域和医院,带动中国核医学的大发展。”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包峻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包峻说道:“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联影医疗成立之初就把自主创新作为核心发展战略,不跟在别人后面做过时的技术。十年来,团队将探测器轴向视野、设备系统灵敏度、图像空间分辨率提升到世界之最,成就一系列世界首创。我们深知只有深入临床实践,才能创造出真正有益的产品和技术。感谢过去几年与联影医疗深度协同的医院与专家,未来期待能够继续与业界同仁一道,推动核医学行业快速发展,让中国核医学屹立世界之巅。”
来自全国顶级医院的核医学专家探讨产学研医融合创新之道,分享基于世界首款Total-body PET-CT uEXPLORER探索者、数字光导PET-CT、「时空一体」超清TOF PET/MR的协同机制与创新成果。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跃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跃说道,“我们医院安装了联影医疗PET-CT后,临床诊断效能大幅度提升,「联核」云平台的落地更是帮助我们在西南地区有效实现了「以上带下, 协作多减」的远程核医学服务模式。目前,我们与联影医疗正围绕动态参数成像开展新药剂量学、药代动力学等一系列研究,希望通过深度产医合作加速医学转化进程。”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赵晋华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赵晋华说道:“基于联影医疗先进的AI技术、PET-CT设备与我们科室的淋巴瘤研究特色,我们在AI高清承建算法领域展开全面合作,针对临床提出的提升诊断效能、降低辐射剂量等迫切需求,联影医疗研发团队快速迭代新技术,通过我们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其在淋巴瘤临床精准诊断和科研探索中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民族企业的创新敏捷性。”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振光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振光说道:“联影医疗PET-CT为我们科室的扫描效率提升和临床精准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们也在与联影医疗科研团队密切合作,围绕头颈部肿瘤动态参数成像、AI重建算法评估肿瘤特异性以及低剂量显像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我们对未来产医协同合作充满期待。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杨志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杨志说道:“基于联影医疗PET/MR,我们共同探讨了全身各部位肿瘤病灶定位及侵犯程度评估、多模态分析探针研发转化、新药临床探究等研究方向,在学科建设、临床与科研等领域深度合作,优势互补,这种全新的产医合作模式,使得双方都获益良多。”
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王梅云
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王梅云说道:“基于联影医疗「时空一体」超清TOF PET/MR,我们团队开展了全球首例PET/MR新冠肺炎研究,其报道 在EJNMMI上发表,也是国际上第 一篇采用PET/MR对新冠肺炎展开研究的文章。这离不开联影医疗对科研需求的高效响应,联影医疗于72小时内即完成本次定制化需求的落地,并派出合作专家飞赴现场支持,极大地促进临床科研进程。
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峰
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峰说道:“在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领域,我们与联影医疗开展深度合作,借助联影医疗PET/MR的高分辨率及丰富的高级应用,为放射性药物筛选和治疗方案选择与疗效评价提供更多的临床与科研参考。相信未来在双方持续深度合作下,我们能够对更多领域展开更前沿的探索。”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赵军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赵军说道:“2018年,我院与联影医疗围绕PET/MR开启临床科研合作,在此期间,我们与联影医疗临床科研团队一起,积极拓展PET/MR临床应用,围绕心脏、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痛等众多领域展开合作,多篇成果发表在包括EJNMMI等在内的国际核医学期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核医学科主任樊卫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核医学科主任樊卫说道:“在联影医疗科研合作团队的支持下,我们完成了uEXPLORER在儿童低剂量成像方面的初步探索,实现在低剂量药物下微小病灶的精准检出,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并将成果发表在EJNMMI杂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刘建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刘建军说道:“当联影医疗uEXPLORER第一幅图像出来的时候,我们整个科室都被震撼到了,从来没看到过这么清晰的PET图像!装机3个月,我们初步完成了uEXPLORER在多种非FDG探针中的应用探索,未来还将在多种探针的精准参数成像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吴湖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吴湖炳说道:“在uEXPLORER应用方面,我们与联影医疗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推进研发进展,形成了超长轴向视野成像、 超快速扫描等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平台。未来,我们与联影医疗将继续围绕产学研医的转化与创新,打通临床医学创新转化闭环。”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中心主任程召平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中心主任程召平说道:“引进联影医疗uEXPLORER为我院的临床科研开拓了更多可能性,它在肺癌早期精准诊断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应用优势,我们的肺癌多学科诊治团队正与联影医疗展开密切的科研合作,推动精准诊疗,为健康中国贡献核医学的一份力量。”